新零售是對傳統市場格局的重新梳理,B2B2C有可能隔代重生

  • A+

阿里前些年提的B2B2C,可能會隔代重生


2010年左右,當淘寶生態下分離出的天貓站穩了腳跟,B2C+C2C的雙模式驅動下,阿里幾乎坐穩了國內線上零售平臺的交椅。雖然在線零售當時增長迅猛,但阿里依然在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。

大家都知道阿里是以B2B業務起家的,淘寶是它后來的明星業務。多年來阿里在B2B領域從未丟失陣地,一直占有50%以上的市場份額。只是2B業務在新時代下漸漸失去了光輝,被人提及的頻率遠遠不及淘寶天貓。

在淘寶如日中天的2012年左右,阿里想把2B業務與淘寶對接,釋放更大的市場增量。B2B2C的模式就是在當時提出來的,即鼓勵淘寶上的賣家到1688(阿里的B2B網站)上去進貨。甚至鼓勵新的創業者通過1688進貨,再到淘寶賣貨,阿里生態提供一條龍的創業服務。

這個戰略當時提出來反響劇烈,很多人認為阿里將壟斷中國零售,完全顛覆傳統的線下零售產業。因為這個模式的邏輯聽起來非常順理成章,阿里無論在2B業務,還是在2C業務上都有相當的體量和絕對的話語權,如果兩者結合就能循環促進。

一旦模式運行成功,阿里把整個中國零售搬到線上就是個時間問題。然并卵,這個模式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流暢。時至今日,淘寶的分銷接口也并沒有爆發出一個新生態。

阿里提出的B2B2C之所以非常動聽,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正浸潤在技術顛覆的夢幻中?;ヂ摼W的興起,大大降低了交易當中的信息成本。憑借互聯網的技術紅利,阿里的電子商務發展的風生水起。雖然其間也麻煩不斷,但整體企業的發展處于快速上升通道。

一個創業者通過淘寶開一個網店,發布一個產品,理論上就可以被全國人民看到,可以賣到全國各地。一個網店就是全渠道,不受傳統線下渠道的地域限制,大量的網商隨之出現。技術紅利帶來用戶紅利,淘寶的注冊用戶也在呈指數級增長。

既然發布一個產品就是一個程序編譯,那么打通1688與淘寶,無非就是一個技術問題。只要用代碼把管道搭建成功,那么交易就會像流水一樣自然生發。隨著管道的加粗、加多,用電子商務顛覆整個中國零售生態也就是個時間的問題。

結果大家都看到了。雖然這幾年阿里取得了輝煌的成績,GMV甚至超過了3萬億,但是整個國內線上零售占社會整體零售的比例也沒有超過13%。用技術顛覆傳統零售這件事并沒有發生,線下零售仍是主流。

B2B2C提出來時,由于對技術的盲目樂觀,導致了思想上的大躍進。新技術代表的生產力固然先進,但是并不一定能完全打破過往形成的生產關系格局。

淘寶確實孕育了一批網商,也對傳統零售造成了不小的沖擊。但是新時代的這些網商,很大一部分是傳統市場格局中的邊緣者,甚至是局外人。像韓都的趙迎光,本來就是個公務員,根本不是服裝行業的從業人員。也就是說淘寶生造出了一個市場格局,里面的主要玩家并非傳統市場格局中的參與者。

因此電商技術并沒有完全改變市場中的生產關系,也可以說改變的很有限。所以當B2B2C提出來時,并沒有把生產關系重新組建,這盤生意還是那群網商在玩。

但是隨著電商這兩年的普及,很多傳統品牌廠商紛紛入駐電商平臺,這就給了「淘寶們」改造傳統生產關系的機會。馬云在去年提出「新零售」,也是在純電商增長趨緩,并有能力改造傳統市場關系格局的情況下,做的不得不的改革。

新零售不會是技術驅動,因為電商技術早已不是什么高科技,技術紅利和用戶紅利也已消耗殆盡。新零售是要在電商的軀體上,利用技術的遺產對生產關系進行改造,要釋放的是模式的紅利。

因此B2B2C有可能隔代重生。這里的個B不是亂七八糟的各種代理商,而是品牌廠商,它們在全渠道上線的數據監控下,可以做到對產品的全程把控(從價格到正偽)。第二個B是經過電商運營訓練的中間商(或者叫服務商),他們懂得用數據精細化運營,同時也要負責線下的服務與用戶體驗。

而最終的C端用戶,在新零售的時代下,不僅能享受到公平透明的價格,更能享受到多樣化的消費選擇??梢匀匀幌襁^去那樣,「線上下單+快遞」得購買不需要體驗的商品;也可以到店體驗,享受上門送貨的周到服務。

新零售是對傳統市場格局的重新梳理,是在技術的遺產上二次釋放紅利,這次的紅利是市場優化的紅利。


weinxin
我的微信
關注天助,讓您推廣少走彎路
免費獲取網絡營銷解決方案

發表評論

目前評論:0